小说之路>玄幻小说>鲲鹏于飞 > 四十一 谈武传功
    慧文大师望了望李靖说道:“短短一天时间,与李施主相处,老纳甚觉欣慰。老纳知道李施主乃是有大才之人,将来必有作为,是以有些惺惺相惜之意。今早看到施主的拳脚,刚猛有力,原也诧然,现在知道受之于韩大将军,老纳也就理解了。韩大将军孔武有力,魁伟健硕,又是马上将军,所以武功刚健,虎虎生风。”

    李靖拱手道:“大师谬赞,令晚辈汗颜。晚辈还是在小时候得舅舅指点。舅舅因军务繁忙,很少来访,所以指导的也不多。刚才大师说晚辈刚勇有力而内功不足,正是说到晚辈的短处,还望大师多多指点。”

    虬髯客说道:“嗯,贤弟的内功确有这点不足。武家有句行话,叫练武不练功,到头一场空,没有内功作根基,不管是马上还是步下,将来都难成气候。”

    虬髯客说完对李靖一递眼色,李靖是多聪明之人,知虬髯客之意。站起身来,对慧文大师说道:“我李靖今生有幸,得大师垂怜。晚辈想拜在大师门下,恳请大师容肯。”

    李靖说完撩衣就要跪倒。突然觉得一股真气将自己全身罩住,使自己欲拜不能。李靖知道这真气来自于大师,疑惑地望着大师,恳切地说道:“大师是嫌弟子愚钝,故而不收弟子吧。”

    慧文大师笑道:“李施主此言差矣。老纳乃是死过之人,在此避世,谈经诵佛,练武修身,不想为外人知,更从无收徒之意。今与二位谈得投机,遂引为知己。若言拜师,不免落俗。有师徒之份,以后相交也不免生分了。将来施主的前途何止一、二,定能建立丰功伟业,强过老纳百倍。所以老纳想施主也非俗人,何必拘此繁文缛节。就如同老纳与张施主相交,不在年龄,而在知心耳。”

    虬髯客听此话,也觉豪情满怀,为大师的修为所折服。他笑着说道:“大师之言,晚辈听来如醍醐灌顶。能与大师作忘年之交,相知相识,真是晚辈平生之幸事。”

    众人听了又是哈哈大笑。慧文大师对李靖说道:“老纳此处确有一些练功心法,不妨与施主一起来研究研究。”

    慧文大师只是把李靖引为忘年之交,所以他对李靖说的话也很谦虚、客气。慧文大师说完就拉着李靖的手走回禅房,他还不忘回头笑着对虬髯客和红拂女道:“老纳从无秘密可言,你们也可一起来探讨探讨。”

    虬髯客笑道:“你们谈吧,晚辈多日没到寺中,现在得空,正好和小妹四处走走。”

    慧文大师见他们不来,也不在意,便与李靖一起走进了禅房。

    大师进屋,先点上了一柱香。地上正好有两个蒲团,大师示意李靖坐下,然后他与李靖相对而坐。

    李靖暗笑,心里想道:“大师还是佛门中人,习惯了焚香参禅打坐,看来我也要入乡随俗了。”

    慧文大师似乎看穿了李靖的想法,正色道:“施主想错了,我终南山草堂寺是‘三论宗’祖庭,提倡‘即心即佛’的主张,强调佛性在每人心中,‘自性本来具足’。打坐参禅本就是佛家修行的一种,但我派倒不是十分注重,而讲究修行中的顿心顿悟。”

    李靖被大师大师看穿心思,才知什么心思也逃不过大师法眼,忙敛神定性,再也不敢心有旁骛。

    大师见李靖正襟而坐,一副恭谨倾听的样子,又笑道:“施主不知,武家讲究‘动以论武,静以谈功’,动静合一,才是武功之道。”

    李靖不觉脸红,笑道:“晚辈浅薄,大师法眼,一眼就能看穿晚辈所思所想。”

    大师笑了笑道:“施主刚才所演武功,确实威勇刚猛,正是韩大将军一路,名师出高徒,此言不虚。”

    李靖拱手道:“晚辈微末小技,难入大师法眼。这点拳脚,是晚辈幼年所学,让大师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“施主不必过谦。韩大将军所擅,乃马上刀枪,非拳脚功夫。但施主刚才所示,明显带有马上刀枪的痕迹。一招一式,大开大合,刚劲有力,虎虎生风。两军阵前,生死搏击,不能缠斗,必须在一招一式间即要致敌于死地。那是一种非生即死的性命搏杀,非同儿戏。所以讲究每招每式的实效性,绝非花脚绣腿,纸上谈兵。但也正是这一点,暴露出它最大的弱点。”

    李靖听大师夸自己的武功,颇有自喜,但听大师话锋一转,忙敛容细听。

    “战场搏击,乃马上功夫,重铠重甲,全凭手上刀枪,前进后退,全赖战马,一般人不讲究下盘。所以老纳看出施主下盘不稳,步履凌乱。”

    李靖是何等聪明,听到大师正说在自己的弱点上,不住地点头称许。